解讀《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原標題:解讀《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中國航空報訊:3月19日,民航局和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統籌加快推動我國航空醫療救護事業發展。《方案》的出臺將對航空醫療救護事業有何推動?哪些醫療機構被納入到此次試點中?各方需如何落實才能將《方案》預期效果達到最大化?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民航報》記者專訪了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通航系主任呂人力、副主任李偉,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運輸所通航室主任張兵、中國民航二所通航所所長王秉璽等業內專家, 對該方案進行權威解讀。 深化改革,通用航空與醫療救護的融合創新 記者:此前民航局在通航領域開展了很多試點
雙碳目標深度影響航空運輸業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節能降碳成為我國航空運輸業的重中之重。 實現雙碳目標,關鍵要精準溯源。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賈欽指出,航空運輸業二氧化碳排放源主要有兩個。一是航空器運行產生的碳排放。2019年,我國航空器運行產生的碳排放約1.1億噸,約占整個民航業碳排放的96%以上,其中航油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航空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9%以上。二是機場運行產生的排放。包括地面建筑和移動設備能源消耗產生的排放。 目前,我國航空公司與機場正在從降低飛機油耗、飛行程序優化、停機坪運行優化等多個方面探索減碳。 記者從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18年至2020年,南航飛行環節節油12.7萬噸
流拍“魔咒” 飛機司法拍賣困境重重
◎ 文《法人》雜志全媒體記者 李遼 ▲流拍的灣流 G550 資料圖片 近年來,以飛機為標的物的執行案件逐漸增多。幾乎每次飛機被司法拍賣時,相關信息頁面下方都有成千上萬的圍觀者,有的甚至高達7萬人次。雖然總能引發大量關注,但實際成交案例寥寥無幾。 2021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阿里和京東拍賣平臺分別拍賣了灣流G550型和G450型兩架公務機。兩架飛機原價共近5億元,使用僅7年半,屬于飛機中的“年輕人”,且飛行小時數較少,法院以評估價格2.65億元的7折價作為起拍價(保留價)。其中的G550型公務機還被稱作是國際飛機買家最青睞的豪華機型。拍賣前,曾有多家媒體關注并表示“撿漏的好機會來了
臥龍電驅:與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和中國商飛北研中心共建實驗室和事業部,助力電動航空技術商業化
根據過往已披露的合作信息,在電動航空領域,公司繼續深入推進戰略“總對總”合作,與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建“聯合實驗室”
國產客機高高原運行與驗證實現三大關鍵技術突破
騰訊公司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發起“國產客機高高原運營與驗證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開創高高原運行研制的新模式
團體標準《民用機場光伏設施規劃設計指南》通過技術審查
5月9日,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組織專家對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主編的《民用機場光伏設施規劃設計指南》進行技術審查。
3大低空領域研發機構在深圳福田啟用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設立的“低空經濟研究院”,將開展低空領域科研項目、標準制修訂、能力驗證等研究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國際領先!國產客機高高原運行與驗證關鍵技術填補國際空白
基于此,中國南方航空集團、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騰訊公司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發起“國產客機高高原運營與驗證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