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環歐冶鏈金山西瑞賽格獲評“零碳工廠”
次認證由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碳計量及核算聯合研究中心與宇相碳測認證(天津)有限公司聯合開展,從碳排放管理、能源資源使用、智能系統建設、碳減排與抵消等八大維度進行綜合評估。 作為中國資環歐冶鏈金“平臺+基地”商業模式的重要一環,歐冶鏈金山西瑞賽格近年來積極響應“雙碳”目標,持續推進低碳制造、節能降耗和資源循環利用,2023年2月躋身國家級綠色工廠行列,并持續推進全流程綠色管理,設立專項領導小組,實施廠區節能改造和產線環保設計。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升能效管理水平,實現邊角料與固體廢物100%回收利用,同時引入光伏發電系統、智能設備和環保工藝,推動綠色化、智能化、低碳化協同發展。依托技術改造與
效率
2025-04-11
內容來自
探尋零碳路徑,助力綠色發展
! 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積極響應國家鼓勵購買貧困地區林業碳匯的號召,針對本次會議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購買貧困地區林業碳匯項目產生的減排量,由宇相碳測認證(天津)有限公司對本次大會碳中和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審核與鑒證。此舉在實現“零碳會議”的同時,又為農村增收解困、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提供了助力,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此次大會策劃、實施是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發揮協會優勢,做實行業“雙碳”,布局謀篇的新突破。下一步協會將繼續緊跟國家政策,推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愿景,引領行業“零碳會議”,為促進溫室氣體的控排目標的實現
效率
2023-06-27
內容來自
國內木業首個“零碳”會議在灌南召開
頒布大會碳中和承諾證書會上,宇相碳測認證(天津)有限公司向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頒布大會碳中和承諾證書。木材節約發展中心主任、木材保護工業協會會長劉能文致辭木材節約發展中心主任、木材保護工業協會會長劉能文為大會致辭。他指出,單板層積材作為典型人造板產品,被廣泛應用在木結構、家具等領域,綠色低碳特征明顯,大力推動單板層積材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對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此次會議成為倡導綠色理念、激發創新潛能的助推器,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綠色人造板產業鏈,推動灌南縣產業集群可持續健康發展。灌南縣委副書記、縣長蘇衛哲致辭灌南縣委副
效率
2023-06-30
內容來自
宇相碳測為天津巴特瑞頒發承諾碳中和證書,助力其成為天津市首家承諾碳中和的動力電池拆解企業
近日,聯合赤道旗下權威綠色環境認證機構宇相碳測認證(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相碳測認證”)為天津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巴特瑞”)頒發了PAS2060承諾碳中和宣告核證證書(編號:YXTC-2023-1201),標志著天津巴特瑞成為天津市首家承諾開展“碳中和”行動的動力電池拆解行業企業。在頒發儀式上,聯合赤道的朱威娜總、宇相碳測認證的周奇彬總以及天津巴特瑞總經理的程廣雨出席并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宇相碳測認證作為天津巴特瑞委托的第三方機構,依照ISO14064-1:2018標準對天津巴特瑞工廠的2022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進行核查,并依據PAS 2060:2014標準對其承諾碳中和過程
效率
2023-12-13
內容來自
宇相碳測認證為中石化2家加油站頒發碳中和證書
近日,聯合赤道旗下權威綠色環境認證機構宇相碳測認證(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相碳測認證”)為中石化漁陽(天津)成品油銷售有限公司薊州區淋平路加油站和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分公司津南咸水沽加油站分別頒發了碳中和證書(證書編號:YXTC-2023-1002和YXTC-2023-1003)。取得碳中和證書是彰顯企業應對氣候變化所做貢獻的重要體現。宇相碳測認證作為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分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天津石油分公司”)委托的碳中和評估認證第三方機構,依照ISO14064-3:2019標準對其下屬兩個加油站2022年~2023年度排放的溫室氣體情況進行核查,并依據PAS
效率
2024-02-02
內容來自
大港油田公司打造零碳智慧園區 以多元化能源體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日前,該示范區正式通過宇相碳測認證(天津)有限公司評估認證,成為中石油首批零碳智慧園區。零碳智慧園區是指通過各種碳減排、碳中和措施,把園區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全部抵消,實現碳元素的零排放。為實現綠電公司園(廠)區綠色用能,企業自2021年開始逐步開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全面規劃綠電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區內已建成地面支架光伏、屋頂支架光伏、屋頂柔性光伏、車棚光伏等,投運裝機容量已達3.11兆瓦,年均發電量可達390萬度。在已開展綠電工程的基礎上,綠電公司繼續深挖區內綠色低碳發展的潛能,進一步實施“全電型”新型節能環保食堂和地源熱泵供暖等改造工程,建成地熱采暖面積2.1萬平米。為提升能
效率
2024-04-20
內容來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