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各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縣各委辦局,縣各直屬單位:
《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經縣委、縣政府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如東縣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若干政策措施
為深入貫徹國家和省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策部署,全力推動工業項目引進推進、投產擴產,加快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智改數轉網聯步伐,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政策。
一、支持企業加大有效投入。新建項目生產性設備投資超過2000萬元(不含稅,下同)并竣工投產(項目竣工應完成備案登記投資的80%以上,設備以外投資額按市億元項目考核辦法計算),按照設備投資額的5%(縣重點產業鏈骨干企業的按設備投資額的6%獎勵)獎勵,單個項目獎勵不超過800萬元;技改項目生產性設備投資超過500萬元(不含稅,下同)并竣工投產,按照設備投入的大小給予設備投資額的5-10%分檔獎勵,單個項目獎勵不超過1000萬元;對當年通過市、省首臺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認定的新技術新產品給予5-10萬元獎勵;當年獲得省首臺套示范應用的獎勵6萬元;對通過省級新產品(新技術)鑒定的獎勵2萬元。(責任部門:縣發改委)
二、提升智改數轉網聯水平。對當年軟件投入總額超過60萬元(包含軟件購置費、項目一次性實施服務費以及云化部署系統年費,不含企業自主軟件開發費和嵌入式系統軟件費)的項目(項目須實施完畢并投入使用),軟件購置費按20%的比例、項目實施服務費按10%的比例給予獎勵,單體項目最高獎勵不超過 80萬元;對當年獲得省先進級智能工廠、國家級智能工廠卓越級、領航級給予30-100萬元獎勵。對當年獲得國家級5G工廠試點項目、國家級5G工廠名錄企業給予30萬元獎勵;對當年被認定為省級、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給予20-50萬元獎勵;對當年被認定為省級工業信息安全防護1星級-5星級企業給予2-20萬元獎勵;對當年通過省級工業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認定的企業,給予8萬元獎勵;對當年被認定為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AA級、AAA級以上的企業給予10-15萬元獎勵;對當年通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二級-五級企業給予10-25萬元獎勵。(責任部門:縣發改委)
三、鼓勵制造業企業培大做強。推進工業大企業梯度培育,對當年應稅銷售首次達到5-20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企業給予10-400萬元獎勵。推動規模工業企業快速成長,對新進規模工業企業在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應稅銷售首次達到億元的,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3萬元(列入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庫的獎勵標準提升50%)。(責任部門:縣發改委)
四、撬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對獲得中央、省級財政貼息且不足2個百分點的以上項目,在上級要求貼息期限(兩年)內縣級財政予以補足。同一筆貸款獲得的各級財政貼息資金總額不得超過項目貸款實際支出利息;對在縣屬擔保機構擔保獲得融資的縣內制造業企業(需連續經營兩年以上且應稅銷售保持正增長),全年應稅銷售較上年同期增長20%,且稅收同比增長的,獎勵企業繳納擔保費的50%,每個企業獎勵額最高不超過10萬元。(責任部門:縣發改委)
五、推進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對首次被評為市、省中小企業星級公共服務平臺給予10-30萬元獎勵,當年新認定(或復審考核通過)為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中小企業技術服務平臺給予5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市、省、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給予5-20萬元獎勵;投資三層以上(含)生產性標準廠房建設項目,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在項目竣工驗收后實際利用于產業項目生產的面積不低于50%,按每平方米30元給予項目主體不超過200萬元的獎勵。(責任部門:縣發改委)
六、支持企業建設創新載體。當年新認定省、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給予50-100萬元獎勵;當年新認定市、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給予8-50萬元獎勵;市、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通過復評優秀的,給予5-30萬元獎勵;當年新認定省、國家級質量標桿的企業給予15-30萬元獎勵;獲得市、省級信用管理貫標(或信用管理培訓)示范企業給予5-10萬元獎勵;通過信用管理貫標(或信用管理培訓)認定企業給予1萬元獎勵。(責任部門:縣發改委)
七、加大專精特新和行業活動支持力度。對新認定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復審通過的給予15萬元獎勵;對當年新認定的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復審通過的給予10萬元獎勵;對制造業行業協會成功在我縣組織召開全國性行業活動或獲得全國行業性榮譽所實際發生的費用給予30%的補貼,每年審核兌現一次,每個行業協會年補貼不超過10萬元;企業參加政府組織或權威的省級以上行業組織安排的各類境內展會(廣交會除外),對企業承擔的展位費給予50%的獎勵,最高不超過10萬元。(責任部門:縣發改委)
八、支持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對列入市(近)零碳園區試點計劃的園區,完成試點創建并通過驗收的,最高支持5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及以上零碳工廠、零碳工業園區,最高支持80萬元;對列入省、國家名單的綠色工廠給予5-20萬元獎勵,省、國家綠色園區給予8-20萬元獎勵;對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支持企業綠色電力消費,對新認定的市級(近)零碳工廠,按不超過綠電交易價格中所含的綠色電力環境價值費用的50%予以支持,單個企業最高支持10萬元。(責任部門:縣發改委)
九、加大企業引育高端人才支持力度。對符合我縣重點產業鏈的高層次創業類人才項目給予100-200萬元資助支持,創新類人才項目給予50-150萬元資助支持。省外引進的國家級頂尖人才,最高可有條件提升至300萬元。“扶海英才”支持對象在如購房自住的,給予30-100萬元購房補貼??h企業全職引進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給予碩士(或副高級職稱、高級技師職業資格)2000元/月、博士(或正高級職稱、特級技師職業資格)6000元/月生活津貼,最長不超過三年。(責任部門:縣人才辦)
本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原有相關政策意見與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為準。本政策具體條款由相關責任單位負責解釋,榮譽類獎勵項目按照附表標準直接免申即享,審核類項目由責任部門制定實施細則,經申報主體申報,責任部門審核后發放。企業當年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嚴重失信企業信息使用期內,取消政策享受資格;企業如有一般失信行為,獎勵資金額度扣減20%(信用狀況由發改委負責核查,以報政府審批的截止時間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