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和完善創新生態體系,加快培育創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遵循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的原則,重點圍繞企業創新活力、創新創業平臺等方面,全力推動建成具有清鎮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大力引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推動規模以上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雙提升”,對首次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新引進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總體遷入注冊在我市,且在有效期內的高企)、到期重新申報認定成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 10 萬元補助;對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有效期內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的、規模以上企業首次申報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再分別給予 10 萬元補助。
二、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進入聯網直報平臺進行填報并在稅務部門申報加計扣除的企業,經貴陽市科技局評估核定后,按照貴陽市級補助金額給予 1:1 配套補助,單個企業每年度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 250 萬元。(評估標準:對評估結果為優秀的企業,1000 萬元及以下部分給予 15%補助,1000 萬元以上部分給予 10%補助,最高補助額度 500 萬元。對評估結果為良好的企業,1000 萬元及以下部分給予 10%補助,1000 萬元以上部分給予 5%補助,最高補助額度 300 萬元。對評估結果為一般的企業,1000 萬元及以下部分給予 5%補助,1000 萬元以上部分給予2.5%補助,最高補助額度 100 萬元。)
三、大力實施項目技術攻關。聚焦我省“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圍繞我市“一百兩千三區”戰略部署,著力攻克在鋁及鋁基新材料、赤泥綜合開發利用、高硫礦脫硫、大數據產業、區塊鏈、中高端制造等方面的技術難題,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國家、省、貴陽市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對獲得國家、省、貴陽市科技重大專項的,分別按照所獲得重大科技專項資金的 25%給予配套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分別不超過 100 萬元、50 萬元、30 萬元。
四、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對企業自建研發平臺獲貴陽市級認定的給予 10 萬元補助,每年基于運行情況擇優(根據貴陽市擇優評選結果)再給予每個 10 萬元補助。對新獲認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除享受省、國家相應補助外,分別給予省級 20 萬元、國家級 50 萬元補助;對新獲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制造業創新中心(試點)、工業設計中心給予省級 70 萬元、國家級 350 萬元獎勵。
五、推動孵化載體提質升級。鼓勵龍頭骨干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清鎮市建設創新創業平臺,對新認定的清鎮本級、貴陽市級、省級、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給予 10 萬元、15萬元、20 萬元、25 萬元補助;對新認定的清鎮本級、貴陽市級、省級、國家級眾創空間,分別給予 5 萬元、10 萬元、15 萬元、20萬元補助。基于年度運營情況,根據上級科技部門評估結果,每年給予貴陽市級優秀科技企業孵化器 10 萬元、省級和國家級優秀科技企業孵化器 15 萬元運營補助,給予貴陽市級優秀眾創空間 5 萬元、省級和國家級優秀眾創空間 10 萬元運營補助。
六、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新獲批的貴陽市級、省級、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分別給予 5 萬元、8 萬元、10 萬元補助。每年基于技術合同成交額(輸出+吸納),根據貴陽市擇優認定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點單位的,給予 5 萬元補助。對當年在全國技術合同認定服務網實施技術交易且單項交易額度在1000 萬元以上(含 1000 萬元)的企業,按技術合同中實際發生的技術交易額的 1‰予以獎勵,每家企業給予年度最高不超過 10萬元補助。
七、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及應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假冒偽劣商品的查處力度,凈化市場秩序。加大對專利侵權糾紛、假冒專利的執法檢查力度。鼓勵發明創造,下列清鎮市域內的自主知識產權,除享受省、貴陽市知識產權部門的資助外,對個人國內發明專利授權后資助 3000 元/件,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后資助 1700 元/件;對已授權的職務發明專利給予1000 元/件、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分別給予 500 元/件的資金獎勵。由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企業向省、貴陽市申報知識產權資助獎勵。對新獲馳名商標、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專利優秀獎、貴州省專利金獎的單位鼓勵積極申報省、市知識產權資助獎勵。
八、打造創新人才高地。對直接引進博士研究生、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含高級技師)的高新技術企業、大數據企業、科研機構,按每人 3 萬元的標準給予用人單位獎勵(須與用人簽訂勞動合同且服務年限至少 2 年);對直接引進人才入選國家相關計劃的高新技術企業、大數據企業、科研機構,按每人 10萬元一次性給予用人單位獎勵(須與用人簽訂勞動合同且服務年限至少 2 年);對本市高層次人才(包括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領銜在清鎮市主導實施應用的國家、省、貴陽市科技計劃項目,分別給予 30 萬元、20 萬元、10 萬元的項目補助。對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一次性給予個人 100 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的,分別給予每個獎項團隊 80 萬元;一等獎的分別給予每個獎項團隊 50萬元;二等獎的分別給予每個獎項團隊 30 萬元。對獲得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一次性給予個人 50 萬元獎勵;對獲得貴州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分別給予每個獎項團隊 20 萬元、15 萬元、10 萬元。
九、助推鄉村振興。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貴陽市級農業科技園區分別給予 30 萬元、20 萬元、10 萬元獎勵。加快“星創天地”培育建設,對新認定國家級、省級“星創天地”分別給予一次性 20 萬元、10 萬元獎勵。對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相關農業企業,其實施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獲得國家、省、貴陽市優秀示范評選的,按照單個項目 50 萬、15 萬、10 萬給予資金支持。
十、加快數字經濟培育。對在我市新注冊成立的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及其相關服務業的企業,并按照規定正常納稅且當年實現上規的(上規行業必須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及其相關服務業),獎勵 10 萬元;對我市已注冊的規模以上大數據企業(大數據企業的劃分以統計局行業代碼劃分為準),營業收入連續 3 年增長率實現 20%(含)以上的企業,獎勵 5 萬,營業收入連續 3 年增長率實現 30%(含)以上的企業,獎勵 10 萬,營業收入連續 3 年增長率實現 40%(含)以上的企業,獎勵 15 萬;對首次通過軟件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集成(CMMI)3 級及以上、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2 級及以上、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SMM)2 級及以上認證,且證書在有效期的企業,CMMI 認證按 3 級、4 級、5 級分別給予一次性 5 萬元、10 萬元、15 萬元資金支持;DCMM 認證按 2 級、3級、4 級及以上分別給予一次性 5 萬元、10 萬元、15 萬元資金支持;DSMM2 級以上認證給予一次性 15 萬元資金支持。
附則:
一、補助對象為在清鎮市注冊,且統計、稅收關系在我市的企事業單位、研發機構。
二、以上所有獎勵(補助)扶持均符合時,獎勵(補助)均按照從優不重復的原則執行,與本市其他獎勵扶持政策重復的按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本文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5年 12 月,市政府將根據國家政策要求及形勢發展需求,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本文件由相應牽頭單位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