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直有關單位:
《廣德市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試行)》業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4年4月30日
廣德市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試行)
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落實建設農業強國、保障“糧食安全”、守住耕地紅線、推動產業振興等重大部署,加快我市農業現代化進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萬元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進一步將財政資金向農業農村傾斜,重點用于糧食安全、菜籃子工程、產業補短板、綠色發展、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面。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扶持辦法。
一、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1.落實糧食安全責任。扎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對開展雙季稻生產(不低于5000畝)且完成年度糧食(水稻、小麥、玉米)生產任務的鄉鎮、街道,按完成時間、實際種植面積予以一定獎補。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多種糧、種好糧。對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已恢復耕地(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認定)上種植水稻和其他糧食作物的,按200元/畝進行補貼。對自主開展“小田并大田”改革(20畝以上)且通過驗收的主體,按實際面積進行補助,最高不超過10萬元。
2.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提升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生產經營水平,增強服務帶動小農戶能力,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建設。對投資200萬元以上,新建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且納統的,按投資額的30%給予獎補,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3.穩步推進土地規模流轉。土地流轉和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也是農村改革的基本方向。遵循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對轄區土地流轉率超過60%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每年獎補5萬元;每提高1個百分點,增加2萬元,最高不超過10萬元。
二、提升“菜籃子”工程
4.推進蔬菜穩產保供。加強“菜籃子”產品應急保供基地建設,支持改善設施蔬菜生產條件,對經營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身投資新建10畝以上的普通鋼結構蔬菜(含食用菌)大棚、5畝以上連棟大棚進行補貼,單個主體最高限額50萬元。每年對實際種植蔬菜的規模主體進行補貼,設施蔬菜(10畝以上)按500元/畝進行補貼,單個主體最高限額10萬元;種植茭白、毛豆、韭菜、黃花菜等露地蔬菜的(連片種植100畝以上,輪作次數不重復計算),按200元/畝進行補貼,單個主體最高限額10萬元;種植食用菌(10畝以上)的,按實際種植規模進行補貼,單個主體最高限額30萬元。
5.促進生豬穩產保供。以保障豬肉基本自給為目標,不斷提升生豬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形成長期穩定的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對年存欄能繁母豬1000頭以上的主體,一次性獎補5萬元;每增加500頭,獎補2萬元,最高限額10萬元。對新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主體,一次性獎補30萬元。
三、補齊產業振興短板
6.大力發展鄉村土特產。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進園林水果、道地中藥材、特種水產、地方優良畜禽等大類,重點扶持笄山筍、毛腿雞、沙河鱉、桐花魚等鄉村土特產走品牌化、規模化發展道路。對農業經營主體年產值200萬元以上的,按其連片規模種養面積進行一次性補貼,最高不超過10萬元。
7.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對新增入統且完成投資的一產固定資產投資主體一次性獎補5萬元。對新增投資500萬元以上的主體,每增加500萬元獎補2萬元,單個主體最高限額20萬元。
8.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上臺階。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促進就近就地轉化增值。對當年農產品加工產值新達到億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當年完成自主生產設備投資200萬元以上的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按其生產設備自主投資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補助限額200萬元。同時,在申請農業融資擔保上予以支持。
9.強化科技創新創業。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發展智慧農業,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對開展數字化建設并通過驗收的主體,按其自主投資額的30%給予一次性獎勵(僅對投資數字農業設備10萬元以上的),最高補助限額10萬元。對當年獲得國家級、省級、宣城市級農村創業創新大賽的項目,一次性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1萬元。
四、強化綠色高質量發展
10.支持示范園區創建。繼續支持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對當年獲得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基地(場、小區)、產業園、生態農場,一次性分別獎勵5萬元、3萬元。對當年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評估驗收的非洲豬瘟無疫小區,一次性獎勵10萬元;當年通過國家級、省級動物疫病凈化場評定的,一次性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對符合規范要求的稻漁綜合種養,新增連片50畝以上的,按200元/畝進行補貼,單個主體最高限額2萬元。對成功評定為安徽省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
11.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支持打造鄉土特色品牌,對當年通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需經農業部門審查備案)認證的,一次性獎補4萬元;對當年通過農業部門認證有機產品的,一次性獎補8萬元。對當年新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的,一次性獎補10萬元。對當年新納入“皖美農品”名錄的,一次性獎勵2萬元。對注冊帶縣域名稱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集體普通商標的,獎勵10萬元。在縣內外開設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實體店,且銷售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的,單個實體店一次性補助2萬元。對參加各級政府組織的,省級以上博覽會、展銷會、交易會等,按參展費用(含布展、特裝制作)的60%給予補助。
五、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12.推動農業產學研深度合作。優化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支持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對農業產業化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企業等簽訂的產學研合作合同、科技成果購買合同(經全國技術合同登記系統審核認定并實現產業化),按實際支付技術成交額的20%給予獎勵,單個企業每年獎勵不超過50萬元。引導和支持農業產業化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對企業年研發投入達200萬元以上的合作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研發投入10%的標準予以補助,單個企業年最高補助不超過50萬元。
13.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以小農戶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社會化服務為支撐,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產經營隊伍。支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對當年新認定為國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一次性分別獎補50萬元、10萬元;對當年評定為國家、省級示范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一次性分別獎補20萬元、10萬元;對當年評定為國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范社,一次性分別獎補5萬元、3萬元。
14.加快培養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強化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對新評定的國家級、省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美麗休閑鄉村)、“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等,一次性分別獎勵8萬元、5萬元。對新創成的全國五星、四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一次性分別獎勵8萬元、5萬元。
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15.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縣域結對幫扶。加大對重點地區幫扶支持力度。在與碭山縣結對幫扶中,鼓勵廣德市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對碭山縣農副產品消費,進一步拓寬碭山縣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參與消費幫扶的流通示范企業,采購量為2000萬元以上、1000萬元-20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的,一次性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3萬元。
16.促進轄區內企業參與防返貧監測對象就業幫扶。推進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穩定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進一步支持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對招用防返貧監測對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經市稅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農業農村部門認定每年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標準為每人每年1萬元。
本扶持資金實行申報制度。建立項目申報、公示、集體討論、聯合驗收、委托審計、績效評價等嚴密的操作流程,實行全過程信息公開,自覺接受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和社會監督。對于符合“免申即享”條件的,由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申請直接撥付。本扶持資金扶持對象為市域內從事農業生產、加工、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單位。同一項目不重復享受財政扶持政策。
本辦法由市農業農村局負責解釋,從文件頒布之日起執行。原《廣德縣發展現代農業獎勵扶持辦法》(廣政〔2013〕101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