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南譙經開區管委會、滁州高教科創管理服務中心:
《南譙區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已經區七屆人民政府第六十二次常務會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政府
2025年3月3日
南譙區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的
若干政策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實際,制定本政策。
一、強化科技企業梯度培育
對當年成功備案為科技型中小企業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非高新技術企業),給予0.5萬元獎勵。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對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中斷后再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對整建制轉入的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內),給予20萬元獎勵。對首次入選省獨角獸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獎勵。
二、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研發投入首次超過1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以上的,分別給予10萬元、15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為依據,對企業當年研發經費支出達到500萬元以上,按照較上年增長部分的3%給予獎補,每家企業不超過50萬元(不重復享受)。
三、加大科技招商力度
設立科創基金,加強對初創科技項目的投資力度,鼓勵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對攜帶核心技術落地南譙的科技型初創企業,推薦申報省、市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以股權投資等形式,最高可投1000萬元。
四、建設全鏈條創新載體
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孵化器、加速器,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眾創空間,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上述平臺在國家、省級組織的績效評價獲優秀等次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充分發揮南譙-浦口“科創飛地”作用,吸引更多科技企業,根據運營情況,每年給予運營公司經費補助不超過50萬元。鼓勵企業在創新資源集聚的大城市設立“研發飛地”,符合條件的,同等享受市區相應產業、人才、科技等政策。
五、打造高能級研發平臺
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產業創新研究院、重點(工程)實驗室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院士工作站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性中試基地備案的,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批省級科技國際合作基地,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批省級企業研發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
六、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對開展“產學研”活動的企業,當年支付“產學研”費用達10萬元以上的,給予10%的補助,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20萬元;對企業購買科技成果,在安徽省技術合同登記系統備案成功的,按其技術合同成交實際成交額(實際轉賬支付憑證),給予10%的補助,單個企業不超過20萬(不重復享受)。
七、加大科技成果獎勵
對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的企業,分別給予50、30、20、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得省級決賽的相應獎項,分別給予30、20、10、5萬元一次性獎勵。同一項目以獲得最高獎項進行獎勵。對獲得省級科技獎的第一完成單位(或個人),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獎金用于獎勵項目主要完成人(研發團隊)。
八、推動科技服務業快速發展
對促成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的,按成交額的1%對技術轉移機構進行獎勵,最高不超過10萬元。對科技服務機構實際運營并經考核,達到優秀、合格的,分別給予30萬元和10萬元獎勵。鼓勵企業購買專業服務,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
九、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支持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推出科技金融專項產品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對金融監管部門設立的科技型貸款,融資額達1000萬元以上的科技型企業實際支付利息,給予10%的補助,每家企業不超過5萬元。
本政策由區科技局會同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具體組織實施,除第5條中“科創飛地”資金補助由區財政全額承擔外,其他條款涉及南譙經開區、滁州高教科創城的由受益財政全額承擔,涉及鎮、街道的由區財政、受益財政按1:1承擔。
本政策條款與上級、區委區政府制定的政策有重復或交叉的,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予以支持。
本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關于印發〈南譙區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南政秘〔2023〕77號)同時廢止。